【第三部】當數位經濟出差錯

 

第9章 長期停滯的禍害

問題在於成長的利益並未流向勞工。
當購買力沒有流向那些想要且需要花錢的人,經濟無法表現得太好。
除非市場或政府能找到更好的方法讓成長的利益廣泛分配,否則世界將面臨嚴重的危機再次發生的風險。

像大衰退這類經濟不景氣都是發生在需求不振的時期。

富裕世界的很多地方,以及比例極高的新興世界,似乎陷入慢性需求不振的時代。
這種經濟學家所謂的「長期停滯」(secular stagnation)的狀況與經濟擴張疲軟脆弱有關。
世界一部分地方的長期停滯可能會變成類似經濟的黑洞,將別的經濟體吸入需求不振的陷阱。

長期停滯會慢慢削弱現有經濟秩序的支持力量,政府最終可能決定以溫和的方式解決問題,
但可能的情況是長期停滯拖太久,導致人們對於全球的經濟整合普遍反彈,將重心轉向國內而付出昂貴的代價。

 

  • 儲蓄過剩

在正常健康的經濟裡,儲蓄將經濟體裡的錢抽出不會變成衰退,因為儲蓄會在利用在投資上。

一連串的壞消息可能導致人們普遍對經濟悲觀。
悲觀主義是自我實現的預言,會將擔憂變成減少支出,變成衰退。

過去一個世代,央行必須愈來愈賣力讓經濟維持在健康的成長軌跡上,要縮減收入與支出之間的差距變得更棘手也更困難。
三個主要因素造成這道新難題。

第一項是世界在因應快速全球化的時代所遭遇的困難。
新興經濟體學習到,當容易緊張的外資心存疑慮而撤資時,大量的外匯存底——以外匯或外匯計價資產的形式存有的政府儲蓄——可以做為緩衝,降低痛苦。
如此累積外匯存底的結果,造成柏南克在任職聯準會時所說的全球儲蓄過剩。

第二項因素更讓他們的努力受挫,這些儲蓄是在比較沒有投資獲利的機會時累積。

第三項因素——貧富不均惡化——讓這些困難更加棘手。
收入光譜的中間與低下階層的家庭具有經濟學家所謂的高支出傾向。因為他們賺得比較少,必須花掉收入的較大部分才能滿足所需。

更多收入流入那些會將很多錢存起來的人手中。
由於儲蓄驟增,生產性投資又有很多阻礙,央行因而必須更賣力維持高需求,好讓每個人有工作。

 

  • 債務作為快速解決方案

央行本身對於使用這些「非傳統的」政策工具也很謹慎地避免太激進:他們對已知和未知的風險也很擔憂。

當利率因此降到接近零,政策通常變得比較小心翼翼,無法發揮應有的刺激效果。
長期停滯陷阱變得更難逃脫。

 

  • 未來的危機

(美國)家庭收入與支出的根本失衡並未消失,事實上可能還更惡化。
這也是利率會維持低檔這麼久,且預期未來數年仍會維持歷史低點的一個重要原因。

近幾年,很多新興市場被迫使用外匯存底對抗資本流出,但富裕世界的企業倒是開始儲蓄了。
實際上,那些賺錢大公司的表現卻有點像二OOO年代的新興市場:他們利用景氣好時累積了龐大的現金。

其他的結構因素也發揮了影響力——例如人口老化。
老化的社會開始用掉儲蓄金,但老化也降低了未來的成長機會。

經濟活動的去物質化也會讓投資減少。
目前未附生產力的活動重度仰賴技術訣竅——社會資本和軟體——而不是很多物質資本設備的大工廠。
儲蓄愈來愈多,潛在的用途卻沒有增加。

大衰退及其後果導致貧富不均更加惡化。
極富階級的財富在二OO八到O九年受到很大的打擊,但恢復速度遠比勞動市場更快。
勞工沒有能力分到更多所得,代表需求會持續受阻。

 

  • 擴大的漩渦

長期停滯會將其他國家拉進陷阱,使得全球經濟更多部份面對停滯的狀況,導致長期停滯的黑洞產生更強大的引力。

有兩個方法可以停止此陷阱擴散到全球。
一個助力是當那些充分發會產能的經濟接受超額需求,以便將世界經濟拉回正軌:
當消費多到本國的企業全力生產也無法滿足需求時,進口便會快速成長。以前美國可能可以扮演這個角色。

另一條出路是全球進行協調,以創造足夠的全球需求,
遺憾的是,全球機構似乎無法做到。

全球需求不振是極度糟糕和破壞穩定的力量,會讓全球經濟變成零和戰爭。

 

  • 正統的終結

現代工業經濟的衰退通常肇因於一種特殊的是衡現象:一個經濟裡的公司和家庭全部在同一時間嘗試存太多錢。
當太多人嘗試將購買力從現在移到未來,經濟會陷入衰退。
然後政府和央行便必須介入來引出消費:鼓勵人們將延遲的支出挪回現在。

今日的失衡卻很不一樣。
今日的失衡源自於購買力集中在特定組織與個人手中,而不是不同的時期。
但各國政府努力讓全球經濟維持正常時,還是緊抓住舊的正統作法。

正統作法必須調整,以因應數位化全球化時代的兩項基本事實。
第一,與全球金融體系連結的任何經濟體,都無法免於全球需求(以及儲蓄與支出的全球平衡)所影響。
第二,要維持需求持續成長,必須將購買力從儲蓄者手中重新分配給支出者。
此重分配只能透過幾種方式達到:競爭性的貶值或通膨,或大幅舉債,或政府直接移轉。

直接移轉是解決問題最不危險的方法。
但政府不會採取激進政策,除非被幾種因素所迫:發生危機,或是為因應經濟革命而最後大幅改變政治上的優先考量。

恐怕畢竟發生比二OO八至O九年更嚴重的危機,才能激發這樣的政治變革。
除非世界非常幸運,否則未來將會發生更多的經濟動亂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WDYDYB?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