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幾年美國升息人人會說,債券投資者也分成兩派

一派人為升息所以跌,另一派則是持有到期,或是加入新的債券組合,仍然是賺的

其實兩派都沒錯

因為債券有雙重收益 (風險) 性

一個是殖利率收益,一個是價差收益

會說升息跌的,因為他看重的是價差收益

會說繼續持有到期的,看重的是殖利率收益

 

 

本文不討論價差收益,因為我認為債券的價差收益算是一種投機

(也就是我不是真正想要當債權人收利息,我只是想趁低買高賣賺一手,這種事情我去做股票就好了,何必做債券)

所以接下來要看的東西非常簡單,就是殖利率

 

 

一般人不太可能有辦法直接買債券

所以以債券ETF和債券基金來討論

觀察以下各圖的殖利率和標準差,我們看到了什麼呢?

aggbivvcitblvjnksjnk  

 

 

整體市場債券,如 AGG,收益率已經偏低了,和台幣定存只有 1% 的利差,就收益考量不適合

短債就不貼了,BSV 自己可以找找

中期債 BIV 比 VCIT 收益率低,因為加入了非公司債,但仍只有 2% 的利差

長債 TLT 我也不貼了,因為被當成資金避風港,所以殖利率也低到可憐

高收債來講,SJNK 比 JNK 少了 0.6% 的收益,但標準差卻降了不少,如果兩者要挑一 SJNK 我反而認為比較適合

因此到最後我認為可以入手的只有 BLV, SJNK 可考慮

 (高收債是另一個主題了,有空我再來寫)

 

 

值得注意的是

如果單買債券,你會發現收益率可以接受,標準差也很高

例如 BLV yield 4.15%, sd 10.80  (TLT yield 2.83%, sd 14.85)

這樣其實落入了一個收益相對小,但是風險相對大的配置

以鐘型曲線 model, 95% 分布會落在一個標準差內,99%分布會落在兩個標準差內

想想我為了拿 4.15% 收益,卻承受了 21.6 標準差的波動度

那既然這樣,為什麼我不買 VTI 股票就好,收益 > 5%,標準差也才 13.81

 

 

所以這就是我標題講的,債券仍有投資價值,但不適合單獨配置

如果拿來當抵銷股票市場的波動,這樣才可以在收益率可以接受的情況下,承受相對低的風險,這樣勝率才高。

cor  

 

 

所以如果是我,我會拿 VTI:BLV 做 6:4 或 7:3 的配置

現在的債券在承受的風險下,收益率其實不高,拿來做 5:5, 4:6, 或是更高的比例,我認為投資效果已不大。

 

 

最後講一下債券基金

這三年來 (2011~2014) 債券大多頭,並不是真正殖利率有這麼高,而是價差操作

當我們了解到現在債券殖利率其實是相對低的情況下,買債基首重手續費和內扣

內扣可以從基金的投資人須知裡面看到,通常都會內扣 1~2% 的總費用 (包含經理人,管銷等等)

而手續費,通常就是 0.5%~1%

所以首年成本大概要 1.5%~3%,而次年後每年成本大概要 1~2% (不含銀行信託管理費)

想想債券殖利率才 4% 左右而已,每年付這麼多成本買債基,划算嗎...?

 

 

這是某家券商的複委託 (先不論海外券商)

fubon  

手續費只要 0.25%,而債券 ETF 內扣只要 0.1% 左右而已,差很多啊

 

 

結論

買債券,不要用基金買,除非你不在乎成本,覺得有賺就好

單獨買的波動度風險也不低,最好跟股票一起買,可以抵銷波動度,賺到可接受的收益率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WDYDYB?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