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章 美債,經濟成長的忠實隨從

 

  • 美債最順應經濟變化,長期報酬率不輸股票

 

相較於股市、匯市、原物料,美債可說是最聽話、最順應經濟數據變化的標的,且極不易因為短期的波動改變方向。
投資美債的週期極長,特別適合不喜歡在短短幾年內進出的長線投資人持有。

有沒有什麼經濟數據可以讓我們良好掌握美債動向?相信大家首先想到的是「利率」,但這是一個跳躍且過於簡化的連結。
因為利率是由通膨來決定,所以利率走在通膨後面,而真正影響債市大趨勢變化的,是通膨而非利率。
所以依照利率走勢來判斷美債行情的,往往會相當落後。

 

  • 美債多空分水嶺:GDP年增率3%、核心通膨率2%

 

真正要抓住的數據,就兩項:「國內生產毛額(GDP)增長率」和「通膨」。

美國政府某種程度來說是永不倒債的借錢者,那對美債的債權人來說,究竟怎樣是「有賺就好」?

  1. 不要被通膨吃掉。
  2. 機會成本。我把錢丟進美債,希望她相對其他標的的獲利差距不要太大,否則我會心酸。

在1990年代和2000年代兩次回檔中,都是GDP年增率+核心通膨率突破5%的水位之上,
這代表當經濟成長和通膨前景都開始揚升之際,美債的吸引力就會大幅下降。
這裡需特別提醒大家的是,趨勢確立時,必須兩者同時發生,缺一不可。

 

再補充說明通膨和經濟成長之間的對應關係。
如果通膨高漲,條件符合看似該賣出美債,但你該想到,通膨高漲終將把實質經濟成長拉下來。
反過來說,如果通膨仍在谷底,但此時經濟成長率已經開始揚升,那可以預期的是,穩定的經濟增長終將把通膨拉起。

以上這段話,我們可以再歸納出兩個非常重要的重點:

  1. 「經濟成長」的重要性略高於「通膨」。
  2. 當兩項數據出現落差時,往往意味「趨勢轉折」即將來到。

 


 

第5章 通膨騙很大!是真榮景還是假泡沫

 

  • 寬鬆貨幣不一定會創造通膨,但緊縮貨幣就不了通膨

 

2008年2月份的CPI數據,顯示:

  1. 美元大貶,利率大降,商品價格大漲,導致的結果是 =〉 美國2月通膨零成長
  2. 歐元大漲,利率持平,進口物價下跌,導致的結果是 =〉 歐洲2月通膨創新高

其實這一點都不令人意外。
靠貨幣升值來化解通膨,恐怕是癡人說夢。

原因在於,貨幣供給吃緊的狀況已經逐漸在暗地發生,
但是在吃緊前,因為商品價格的飆升導致物價似乎會飆漲的錯覺,致使預期通膨升溫。

在此要先說明,原物料上漲不必然導致通膨,
以美國市場來說,所有與原物料相關的消費不到所有民間消費的10%。
這是因為在成熟經濟體中,服務相關產業是為大的消費品項。

所以若是其他90%的消費沒有受到影響,仍舊穩定成長,那麼原物料上漲無疑會帶動整體物價飆升,
可是若是其他90%的消費開始受到排擠,逐漸衰退,那麼原物料無論飆再高,都無法拉升整體的物價。

 

  • 健康通膨關鍵來自經濟增長

 

第一,通膨的可持續性取決於經濟增長,而非短期原物料價格,
唯有持續增長的民間消費和薪資成長,才能有效推升通膨的可行性發展
否則原物料的飆高只會排擠其他品項的消費。

第二,傳統的緊縮貨幣在熱錢的推升效應下,有可能無法達成該有的目標。
通膨最原始的定義:「過多的貨幣追逐過少的商品」。
在正常的情況下,緊縮貨幣和貨幣升值的確可以壓制通膨,
但因為美元貶值導致大規模的套利熱錢出海,各國資金釀水災。
這些熱錢之所以會想「套利」,就是看好「利差」和「匯差」。

 

  • 升息引來熱錢蜂擁而入,恐讓通膨愈壓愈膨

 

由熱錢推升的行情,無論是通膨或是景氣泡沫,終究是難以為繼的,
因為熱錢並沒有注入實質的產業或消費面,僅是炒作資產和股債匯市,
只要獲利空間滿足,轉捩點的觸媒出現,資金馬上就會大舉而走。

而在2008年,這個觸媒出現在雷曼兄弟倒閉,一瞬間新興市場的股債匯、原物料全線崩盤,
瞬間通膨變通縮,此時再去降息已是於事無補。

 

  • 熱錢推升的行情如海市蜃樓,小心通膨逆轉變通縮

 

全球唯一可以用升息或升值來壓制通膨,並保證達到其效果的國家,只有美國。

因為美國擁有絕對的貨幣發行和控制權,其他國家無論是歐元或是新興國家,
要利用貨幣政策手段來壓制通膨,一定要同時考量到對應的美元趨勢。

關於這一點,過去台灣央行始終能良好應對,也因此台灣在諸多新興市場中的受傷相對輕微。

 

反過來說,這種由熱錢推升的通膨,千萬不能拿來和「實質經濟榮景」所推升的通膨混為一談
前者就像海市蜃樓一般,若是站錯方向,馬上就會面臨鉅額損失,不可不慎!

 


 

第6章 擦身而過的大通縮 誰能過關?

 

須知,歐債問題其實不是「債務問題」,而是「經濟增長」問題,
大家不擔心德國的債務、美國的債務,不是因為他們債務較少,
而是大家信任這兩國的長期經濟增長會快於債務增長,因此不存在倒債危機。

 

我們在進行投資行為時,無論是貨幣、股市或債市,
都一定得把這些不同區域的貨幣或財政決策面考量進去,否則極易產生趨勢上的誤判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WDYDYB?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