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over.png

 

 

關於生產力,我認為一直是國力強盛之本。
透過生產力的突破或創新,自然可以達到民富強兵的收益效果。

 

這本書讓我想買下去的原因,在於作者都是透過實驗得到心得的。
我也曾看過《秘密》、《為什麼有錢人都使用長皮夾》類似這種廢書,跟洗腦大會沒兩樣。

 

本書中有幾個重點,值得注意:

 

1. 工作形式已經從『時間經濟』演變成『知識經濟』

2. 『專注力』和『精力』的管理重要於『時間管理』

3. 清空腦袋,生產力『禪學』

4. 配合個人『生理時鐘』,用巔峰狀態做最重要最有成就的事情

5. 生產力的定義不在於『做了』多少,而是『成就』多少

 

這本書非常適合我們這種腦力工作者。

 

我從以前一直想找尋破除固定工時的實驗
例如以我自己的例子,曾經有幾次
如果睡到自然醒 10:00 開始工作,早上很清醒
下午吃完從 13:20 午睡到 14:00,接著可以全力運轉
晚餐可以 19:00 以後再吃都沒問題
精神好的話,可以一路衝刺到 21:00 or 22:00 都行

 

這對我來說,就是最有專注力,最有生產力,腦袋也最清楚的模式。

 

但是公司制度的僵化,
導致我們 9:00 制度上就要到公司,然後你會看到一堆遊魂邊吃早餐邊滑 FB
中午固定梯次吃飯,吃飯 + 午休時間還只有 1 小時
睡醒以後你會看到更多遊魂繼續昏昏沉沉,不然繼續倒頭睡,或者開始下午茶泡咖啡提神
晚上再一次固定時間吃飯
吃完以後固定從 T+1 的時間才可以開始算加班,
如果接著運轉超過 4 小時,抱歉,你剩下的專注力並不算是加班,只能當自我成長

 

這樣會比較有生產力嗎?

 

又例如,下午忙完了,手上工作全都鬆一口氣了。
這時後大腦會拼命的釋放『好累喔,該休息了!不太想動』的訊號
這時候,想出去曬太陽,或者去健身房運動一下? (我也曾經有過愛好運動的經歷 XD)
或是睡個覺斷電一下,以便晚上繼續或者思考接下來的時間。

 

行嗎?不行。
因為這時候才 16:00,而目前法定工時規定要到 17:00 才下班。

 

這樣生產力會比較好嗎?

 

我曾經拖很晚上班,也都很晚走
也曾經非常早到公司
後來也是經由自身的『實驗』後得到一個平衡點

 

我認為固定工時對於腦力工作者,是一種扼殺。
人不同於機器,在於人的心智狀況「每天」『不同時段』都有不同的表現
法定工時是為了衡量『時間經濟』的工業時代產物,
並不適用於『知識經濟』當下這個時代。

就像書上寫的,人們真的照著規定的『時間』生活,其實也才數百年而已。
今天我狀況很差,就晚點上班,早點休息
明天我狀況很好,就早點上班,晚點休息
這樣工時可能會降低,但是生產力會比較低落嗎?
這種透過自主自發性的驅動工作,遠好於固定鐘點混時間。

 

 

此外,以前在公司也上過『時間管理』的內訓課
一直覺得有種打高空,無法落實的感覺。
讀了本書,才體會到,原來對於我們這種工作型態的人來說,
管理自己的大腦專注力,比管理時間來的重要許多。

 

 

這本書給了我一些,經由實驗後的答案。這就是我想收獲的。
(而非打高空,寫一堆條列,說怎樣怎樣做就好)
不過整本書過於冗長,若能精簡成原來的 2/3 篇幅就更好了。

 

 

更詳細的書薦內容,可以參考:
綠角:“最有生產力的一年”(The Productivity Project)讀後感1---朝目標邁進才是生產力
http://greenhornfinancefootnote.blogspot.tw/2016/09/the-productivity-project1.html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WDYDYB?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