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前言】二十一世紀的生活與勞動

過去幾十年,依通膨調整後的薪資在許多富國幾乎都沒有成長。

流向勞工的收入比例愈來愈低。

勞工之間的貧富不均急遽惡化,收入最高者所佔的收入比例正以驚人的速度增長。

技術的變化如此快速,為什麼全球的就業機會增加了,
但薪資及生產力的成長卻讓人失望。

 

  • 勞動力過剩的原因

數位革命從三方面改變了工作:自動化、全球化、少數高技能勞工的生產力提高。

數位革命產生勞動力過剩的現象:人力資源過於豐富。

 

  • 管理勞力過剩的難題

經濟學家相信供給會創造自己的需求,「勞動總和謬誤」。

但個別勞工被新技術取代時會承受嚴重的衝擊。
這個勞工會有兩個選擇:學著靠較低的薪資過活,或想辦法學到更有價值的技能。

經濟與社會自然會試著調適。
調適意味者很多勞工的薪資會停滯,貧富不均的現象會惡化,人與職場的連結會變脆弱。

 

  • 追求繁榮的政治挑戰

凱因斯在1930年寫文章,當時全世界陷入深度蕭條。
但他在文中邀請讀者將目光超越短程的困難,看到人類正投入了不起的長期成長與進步,
經過數千年的漫長勞動,期間人類生活水準的成長緩慢到幾乎無法察覺,
主要拜技術進步之賜,這些社會得以享受財富的驚人增幅。

快速的技術進步會造成短期的不安,但長期而言人類一直在解決自己的經濟問題。

找尋烏托邦的最大困難不再於知道如何生產更多,這點我們已經做到了,
困難的是如何重新分配,這在政治上非常困難。

要讓工作與重新分配維持可持久的平衡極度困難

兩種政治極端可能永遠不會有機會追求他們的目標直到合理的結果,
但激進主義將在全球政治舞台成為愈來愈真實與強大的力量,直到政府開始回應數位革命引發的艱難問題。

讓人擔憂的當然是整個世界從A走到B的過程中幾乎四分五裂,
但在路的盡頭確實可以看到繁榮,至少對世界上很多人而言是如此。

在我們到達C點之前,亦即世人能廣泛和平地共享數位革命的益處之前,
可以預期會遇到困難。事實上困難已經發生了。

工業革命的經驗告訴我們,社會必須經歷一段痛苦的政治改變,才能達到共識。

 

  • 生產者與獲取者

衝突的關鍵問題是:創造經濟富足果實的功勞應該歸誰。

個人的努力非常重要,但個人努力創造的財富完全仰賴有一個社會讓那份努力有用武之地。
若以生產者和獲取者的概念看世界,會忽略了財富賴以建立的社會基礎。

 

  • 社會財富的起落

財富一直是社會性的。
沒有一個人可以獨佔此制度的功勞,那是由社會建立與維護的。

隨著社會財富變得愈來愈重要,
也就會為了誰屬於特定的社會——從而能分享那個社會的財富——引發更激烈的鬥爭。

 

  • 縮小的社會圈

隨著國家愈來愈善於將社會財富與成員分享,就會有更多人施壓要求縮小社會成員的圈子。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WDYDYB?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